中国电力报:您怎样看待核电的发展?
郝吉明:我不反对发展核电,中国应该积极地发展核电,但安全是*位的。中国的海岸线这么长,不一定非要往内陆发展。另外,我们现在有“西电东送"战略,同样沿海的核电也可以往内陆输送。我认为未来核电在我们的能源结构中占到10%~15%的比例还是有可能的。 “能源革命只有不断前进" 中国电力报:您认为什么标志着能源革命的成功? 郝吉明:没有成功,只有不断地前进。 中国电力报:您认为能源结构上有没有比较合适的比例? 郝吉明:合适的比例就是煤在中国总的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应该超过50%,这是从环境角度考虑,也是从可持续能源发展的角度考虑的结果。其实我们的煤炭资源占的比例并不多,平均量就更少了,以现在的开发速度,我们的煤炭空间已经不大。从长远的角度来看,应该是节约可持续的利用煤炭,所以我们煤炭将来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应该是在50%以下,可再生能源要达到30%以上,核电在10%左右,油气在10%左右。 中国电力报:您认为这个结构在什么时间能够成型? 郝吉明:关键要看我国煤炭的消费能不能达到峰值,煤炭的生产量能不能达到拐点。事实上,这个拐点早就应该出现。中国煤炭的增长不是一个平稳的曲线,特别是从2000年到2012年这十多年的增长,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增长。中国消耗了20%以上的能源仅仅贡献了10%多一点的GDP,可以看出我们节能的潜力有多大。我们讲,节约与开发并重,节约优先,这个问题一直没解决,技术上、政策上都需要大力推动。 中国电力报:现在关于煤炭峰值的说法有很多,您倾向于哪种? 郝吉明:关键要看政府的决心,因为政府是规则的制定者。现在煤炭资源的价格*,所以大家更多的选用煤,而不是其他。实际上中国的煤炭是一个不科学的产能,从而满足了一些不合理的需要。 如果通过能源去制约一下钢铁的产能,也不会出现现在的严重过剩。出现环境问题了,我们又要进行淘汰、拆除,像河北现在进行的压钢、淘汰钢,未来的经济、就业等都会受到影响。 过去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,或者是搞形象工程,对于环境方面的考虑较少,现在我们对考核体制上进行了修改,需要更多考虑环境因素。另外,还应当建立终身追责的制度,提高官员科学决策的水平,不能让一些人带病提拔。 |